文武之道 学问常德
——常德地名文化研究之我见
文/罗宗德
学问常德,意指:常德学问——常德学,简称“德学”。
常德是本书。书中有山水之秀,书中有善德之美,书中有文武之道。
常德:常者:恒为常,常以为法。德者:善为德,养德至善。
常德是“养德至善”的地方,又是“修戎尚武”的城祉,特别彰显 “蓄之以道,养之以德”的中国文化,特别彰显一张一驰的文武之道。
学问常德,常德地名精深。
常德古为:武陵、朗洲、鼎城。常德地名,始源于北宋正和七年(1117年),常德地名有三个古文源流:
源于老子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。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”。 源于《诗经•大雅》中《常武》诗:“常德以立武事”。“言命遣将帅,修戒兵戎,无所暴虐,民德就业,此事可常以为法”。戌武以求和平,制法而求和谐。
缘于毛泽东曾引用一首古诗,赞美常德“常德德山山有德”。古老中华美德滋养常德德山,德行天下。
早在远古曾有岂尤与炎黄角逐华夏帝王,在尧舜时代,相传一位善卷先生居住在枉人山(今常德德山),以其“帝者师”和“善”“德”精神的美称名闻天下。
学问常德,常德山川秀美。
常德“左抱洞庭之险,右扼五溪之要”,史称“川黔咽喉,云贵门户”。常德地处西洞庭湖,有武陵山、雪峰山如两条芲龙腾飞、游走其间。常德有沅、澧两水汇入洞庭湖,浩浩荡荡向东奔流,古老常德人文地理交融,名流共美景相辉。
学问常徳,常德人文荟萃。
常德独特的自然地理,化成熠熠生辉的人文景观,千百年来,以沅、澧乳计养育一代代精英,以博大胸怀接纳了无数骚人雅士。百年常德英才济济,常德近、现代人物群星闪烁。
学问常德,文明起源久远。
常德古有洞庭龙文化、善卷“善德”文化;屈原“沧浪”文化、张若“城址”文化、笔架城文化、陶渊明文化(桃花源)、刘禹锡、扬嗣昌(德政为官文化)地域文化(阳山“盘古”、平山“太和观”德山“乾明寺”),其特点熔荆楚文化,屈贾文化,湖湘文化为一炉。
常德是我家,我生于斯长于斯,她的山水人文,滋生了我故乡情结,家国情怀,有望常德学子去深切感悟,常德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稻梁菽,书中自有颜如玉……”。
文武之道,学问常德,诚邀有识、有成、有志之士研究“常德学”, 彰显“中华福祉”。弘杨“中华美德”,
常德人,敢为人先,德行天下,常德愿景,文武之道,大美辉煌……
2017、5、28于白马湖•福祉园